12月20日,由環境保護雜誌社發起,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為智慧支持的“環境保護‘綠坐標’頒獎暨環保創新案例發佈會”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,山東省環境保護廳、天津市環境保護局、大連市環境保護局分別獲得環境保護“綠坐標”制度創新獎;江蘇生態環境監控中心、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徽中科華炬環保科技公司、天津壹鳴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獲得環境保護“綠坐標”技術創新獎;山東省環境保護廳、北京市丰台區環境保護局、四川省大邑縣環境保護局、中環聯合(北京)認證中心、武漢宇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環境保護“綠坐標”管理創新獎。
  創新能力成為評選唯一標準
  
  “綠坐標”評選以創新能力為評價體系,同時設立“制度創新、管理創新、技術創新”三個獎項。獎項的設立,旨在用創新體系促進我國的環境治理與生態改善,並以這一方式來示範我國環境保護創新樣本。評選從2014年下半年啟動,分為案例徵集、初評、公眾網絡投票、專家終評四個階段。在獲得環境保護“綠坐標”獎的12個創新案例中,創新能力成為評選的唯一標準。
  
  在制度創新獎中,山東省環境保護廳按照有利於公眾監督、有利於分清責任和有利於工程實施的原則,與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制定下發了《山東省污水排放口環境信息公開技術規範》,在全國率先開展排污口環境信息公開,在國內同領域具有引導示範意義;天津市環境保護局率先頒佈《天津市環境教育條例》,為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;大連市環境保護局從2008年起,在全國率先開展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編製工作,成果為環保部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編製試點工作提供了支撐。
  在技術創新獎中,江蘇“1831”生態環境監控系統創新成果備受矚目。 “1831”是集大數據、物聯網、雲計算為一體的環境信息共享系統。“1831”就是建設“1”個全省共享的環境監控平臺,集成飲用水水源地、水環境、空氣環境、輻射環境、重點污染源、機動車尾氣、危險廢物、風險源“8”大監控系統,組建省、市、縣“3”級環境監控中心,出台“1”套環境監控管理辦法,實現對全省生態環境的現代化監管。
  在管理創新獎中,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建立的政務微博與工作微博相結合、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配合聯動的微博工作體系,堅持實事求是、公開透明、依法行政、服務公眾的原則,改善了環保工作社會性不足的問題。北京市丰台區環境保護局積極探索創新,構建部門、屬地政府、社區(村)“三位一體”環境監管模式,實現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。
  解決環境問題離不開創新
  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在這次發佈會上說,通過環境保護雜誌社“綠坐標”評選的推動,今後將涌現出更多的制度創新獲獎單位。而獲獎單位的增多,將直接推動我國的環境管理再上一個新的臺階。
夏光說,中國將從三方面開展“向污染宣戰”,打好三大戰役。這三大戰役分別是:大氣污染防治、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。而打好三大戰役的重要抓手,就是要註重環境保護上的制度創新。從今年一系列環保新舉措看,新環保法、淘汰黃標車、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成立、第三方治理等,無不體現環境保護制度創新正在提速。
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熊躍輝在發佈會上說:創新已經成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、生態環境、自然災害、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,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。要解決中國的環境問題,離不開環境保護的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,更離不開環境保護的技術創新。只有以堅強的科技創新作為支撐,中國的環境才能得到真正得到治理與改善。
 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說,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,也是環保事業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源泉。為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,不少地方的環保系統與企業不斷創新環境管理手段,著力強化統籌協調職能,推進環保事業科學發展。潘家華認為,環境問題究其根源是發展不足或發展不當造成的,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,也只能通過不斷發展來加以解決。環保不是經濟發展的對立面和絆腳石,而是助推器和優化劑。
  “綠坐標”評選正逢其時
  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國環境科學協會副理事長楊朝飛對“綠坐標”評選給予充分肯定。他說:“綠坐標”與其他評選不同,他有一個清晰的評價體系,就是創新。創新,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,創新,也是發展的永恆主題。中國的環境保護,離不開創新。
  中國在短短幾十年裡,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。與此同時,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,也在我國集中顯現,環境總體惡化的壓力還在加大。水污染,大氣污染,土壤污染,已經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。要想解決當下的環境問題,必須積極探索環境治理上的制度創新、管理創新、技術創新。通過創新改善生態環境,促進環境治理,實現低碳發展。
  楊朝飛說,“綠坐標”評選,正逢其時!建設美麗中國,實現生態文明,離不開制度創新。制度創新是創新之本,沒有制度創新,就沒有核心競爭力;而建設美麗中國,實現“天藍、地綠、水清”的中國夢,就離不開管理創新,管理創新可以不斷地開發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;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,科學是技術之源,技術是產業之源,環境保護離不開技術創新。
  楊朝飛認為,環境保護雜誌社開展的“綠坐標”評選,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。而獲得“綠坐標”獎的12個創新成果,將為我國的環境治理,起到積極的示範作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b50pblng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